一、项目背景

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乡村问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中,艺术乡建正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潜力,助力乡村振兴。“MA+民生艺术赋能计划”是中国民生银行于2020年夏天在河南封丘、滑县启动的乡村振兴公益项目。旨在以艺术赋能乡村,用美育润化民生。

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阵地,乡村教育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也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自2023年2月,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民生艺术基金会、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项目团队携专家组赴封丘县,与县委县政府、和寨村村委在村小学开展实地调研及走访交流,结合乡村教育现实与县委、村委、学校进行深入沟通,共同确立了“乡村振兴,教育先行”的整体方针,进行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双轮驱动”,邀请艺术家、设计师、当地学校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重塑乡村教育文化自信和赋新生态教育价值,以乡村教育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二、项目实施

上海民生艺术基金会、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于2023年7月—9月间发起“MA+民生艺术赋能计划”——河南封丘项目,分为封丘县美术教育与村貌提升两个项目进行。

河南封丘美术教育项目以美术老师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为基础,通过多方系统化培训,提高美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为美术产业赋能。着力提升当地美术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及艺术文化素养。通过加强项目地区教师美育能力培养及素质提升,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以传承创新为目标,以文化艺术教育为载体,有效实现“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河南封丘美术教育项目完成了为期一周的“专家讲座”、“艺术家工作坊”、“美术馆互动式教育”、“行走的课堂”以及“校长教师案例分享课”等培训课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我们邀请了上海市美术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指导教授,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展开了主题讲座,并围绕学校如何打造艺术空间和活动进行了分享;同时邀请上海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小音、嘉定区实验小学校长陈芳、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校长张咏梅,与河南校长们分享艺术类特色学校的经典案例,提供了美术教育新的管理思路。本次培训项目还邀请了当代艺术、声音艺术、植物艺术三位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为封丘县老师们做了三场现场工作坊,旨在探讨不同媒介、材料的创作背景下,艺术怎样实现自我探索与突破,作品如何各自延展、生长,又共同组成一个紧密交织的整体。同时在上海的美术馆、博物馆中带领学员们参访了三家代表性场馆,老师们调动了全身的感官参与到了每一个展览中去,沉浸式地感受了艺术氛围,与此同时,还引导学员思考“如何更好的开展馆校合作活动”、“如何引导学生鉴赏当代艺术作品”。同时来自上海的四位中小学美术老师与来自河南的美术老师进行了深入分享。

 

三、社会影响

河南封丘美术教育项目赢得了河南美术老师和校长的一致好评,美育是教育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习总书记曾多次在讲话中强调“美育”的重要性。“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随着国家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国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师资力量依然薄弱。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对于新生代乡村教师的工作状况调查,乡村教师最需要的培训内容,集中在课堂教学技能指导、教学教育理论指导、学科教学方法以及课堂组织与班级管理技巧等四个方面。通过培训使参训教师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培训项目也获得了参与教师们的一致好评。对于河南封丘美术教育项目来说,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保障教育质量的根本前提。本项目着力提升当地美术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及艺术文化素养。通过加强项目地区教师美育能力培养及素质提升,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以传承创新为目标,以文化艺术教育为载体,有效实现“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