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中心: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10:00-18:00
开放方式:免费
服务内容:开架阅览
阅览座位:15个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快速发展道路。然而直至90年代,大量当代艺术展览仍然处在地下状态,展览空间的缺乏是其中特别重要的原因。90年代末期,成都上河、天津泰达等美术馆的出现,拉开了中国美术馆建设的大幕。
2010年之后,中国的美术馆呈现井喷式发展,越来越多白、高、亮的专业展示空间用来举办当代艺术的展览。宏大、热闹的背后是野蛮生长的无序状态,中国当代艺术急需进行客观而全面的梳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自2010开馆以来,一直致力于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脉络、思潮和史实进行系统梳理。基于此,美术馆于2017年开始筹建民生美术文献中心(Minsheng Art Archives,以下简称MAA),并于2017年12月正式向研究者及公众开放。
MAA旨在对美术馆自身发展文献、艺术批评文献、美术馆管理文献、艺术机构独立出版物等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支持美术馆内展览、公共教育等业务的展开,进而为艺术史、社会史及文化史学者提供一手的研究资料,促进艺术档案的建立,逐步将MAA打造成以中国当代艺术资料为核心的公共研究中心。
同时,作为一家立足民间、回馈社会、服务大众的公益性艺术机构, MAA在服务美术机构及研究者的同时,也以服务广大普通公众为己任。自建立以来,MAA也注重购买和收集国内外专业艺术出版物,力求为公众构建一个更加全面的当代艺术语境。基于此,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与静安区图书馆合作,成立静安区图书馆艺术分馆,向研究者和公众开放专业艺术图书和艺术文献的免费阅览服务。
静安区图书馆艺术分馆将以专业的态度、精准的角度,弥补综合性公共图书馆艺术专业文献的不足,为公众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当代艺术发展现状的公共空间。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将依托静安区图书馆的综合管理、运营优势,进一步增强空间的开放性、体验性和舒适性,打造集阅览、学习、观展、创造于一体的兼具专业性与公共性的集约型多功能空间,为静安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添砖加瓦,助力静安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静安图书馆艺术分馆实体空间约15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累计总入藏各类艺术文献接近6000种,其中包括72家机构、媒体、个人近两千种出版物及文献捐赠, 外文原版艺术图书近2000册,静安图书馆艺术分馆还拥有专业的文献管理系统,现已经完成信息录入,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官方网站进行使用。
文献库架构
国内外美术馆、艺术机构、个人出版物
在国内,对于艺术家的研究一部分发表在期刊、网络媒体上。同时,展览画册以及展览中的出版物包含了关于艺术作品或者艺术家的最新调查研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欧美展览画册大多都是由美术馆合出版社共同编辑,以艺术图书的形式正式发行。而在国内,美术馆或者艺术机构的出版物多由美术馆自己编辑后直接与印刷厂合作印刷。这类图书多没有正规的书号,所以并不能对外正式发售,主要在展览开幕时赠送或者在美术馆商店中作为艺术品衍生品出售。展览结束后,这类图书由于体量、重量问题多成为落满灰尘的装饰品。
另外,国内正规图书馆对于没有正规书号的图书不予采购或收藏,这造成了真正有需求的人却无处购买或参考。因此,通过画册等出版物的购买、交换、捐赠等,建立拥有完整序列的艺术类出版物的专业机构,带动与国内外美术馆及各类艺术机构的交流,籍此构建完善的艺术生态网络。
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
在中国,老一代艺术评论者中只有少数代表有机会出国或学习另一种语言,因此很多人无法接触到新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但是,后来的一代人无一不受益于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认知范围更广、表达形式更加多样。通过对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文献的梳理,观察与分析中国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的历史以及现状。给予当下艺术评论写作者更多的启发,鼓励他们勇敢无畏地表达对艺术作品的见解,并坚定地捍卫当代艺术创作的价值。
自2014年起,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与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国际艺术评论协会英国分会共同举办的国际艺术评论奖已经举办了三届,其影响范围已经辐射到了47个国家和地区。在此基础之上,要通过建立艺术理论与批评的数据库、举办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讲座、支持艺术理论与批评出版等方式,从专业深度与影响广度上提升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在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的权威性。
美术馆管理与运营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美术馆事业蓬勃发展,国内美术馆规模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公共领域所承担的责任也日益重要。但是,随着美术馆硬件质量的提高,相关的管理以及实践操作水平仍然参差不齐。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将通过整理、收集与美术馆管理相关的理论资料,引导专业务实的学术研究。现阶段已经并且持续发起了“美术馆众议院”系列讲座,陆续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美术馆管理与实践展开讨论。为了更好的传播以及引起更加广泛的讨论,将陆续出版该系列的学术生产。藉此构建开放、专业、务实的讨论平台,促进美术馆宏观环境的良性发展,完善美术馆自身内部体制构建,提高美术馆管理与实践操作水平。
国外原版艺术图书
中国当代艺术40年的发展历程始终离不开对世界当代艺术的学习与借鉴,而最直接的途径便是原版艺术图书。而艺术类图书因其印刷精良、印量低导致成本极高,相对价格较高,对于国内的公众来说极难获得。鉴于此,民生美术文献中心每年都会采购一定数量最新的原版艺术类图书,共公众阅览,以便及时高效的了解发生在全时间最前沿的当代艺术动向。
捐赠机构
截止目前,一共收到71家艺术机构、媒体、个人的捐赠,时间跨度从上世纪末到今天,涵盖了当代艺术从地下状态到被体制认可的整个发展历程。(排序按照捐赠先后):
艺术机构: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外滩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OCAT上海馆、上海明当代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成都当代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广州时代美术馆、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西安美术馆、CHIK11美术馆、华·美术馆、OCAT深圳馆、OCAT研究中心(北京)、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泰康空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A4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合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昊美术馆、中间美术馆、谢子龙影像艺术馆、香格纳、没顶画廊、上海摄影中心、瑞象馆、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abc艺术书展、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99艺术网、约翰摩尔绘画奖、巴塞尔、全摄影画廊、风眠艺术空间、千高原、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安仁双年展、台新银行文化艺术基金会、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白盒子艺术馆、本来画廊、福建省画院、宁波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奖
当代艺术期刊:Hi艺术、艺术界、艺术世界、艺术新闻、艺术客、Art review、ARTREVIEW ASIA、ARTFORUM、上海艺术评论、AFTERALL、绝对艺术
艺术家:刘小东、尹朝阳、方力钧、许江
艺术批评:吕鹏、刘加强、王欢、董宇翔
目前以上所有档案信息已经录入文献中心文献管理系统,公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直接登录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官方网站进行检索。我们也欢迎更多的机构和个人对民生美术文献中心进行捐赠:
捐赠方式:
快递(顺丰到付即可)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汶水路210号3号楼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民生美术文献中心收,电话,021—61806253。
邮件
邮箱:MAA@minshengart.com
让我们以此为出发点,
共同了解过去、投身现在、展望未来。